追寻——时事

温总理曾说:“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,他们才有希望;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,那是没有未来的。”他说,中华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,他号召广大学生经常仰望天空(关心时事),学会做人,学会思考,学会只是和技能,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。

但现实却不总是那么如意,据搜狐网做的一个调查显示,有近七成的大学生没有关注时事的习惯,市场经济的发展,信息社会的到来,流行文化的星期,其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开始渗透进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,而对于思想正处于形成期的大学生来说,很容易被消极因素所左右,结果便是对流行文化的过度关注,而没有对国事、时事有应有的关注,更缺乏对其深刻的思考,从而丧失了个人独立的意识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,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。

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曾有:“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星灵,一件事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,另一件则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。”

“时事”的星空如此广袤,大学生所知道的一点点时事大多也是老师在课上说的,比如:就业热点、民生热点、三农热点及每年的两会等。学生花了过多的时间在书本上的知识,实际已经落在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。那该怎样去关心“时事”呢?答案就是大学生自己应不淤泥与课堂和自己的生活圈子,从多种渠道去了解“时事”,这就需要广大学生保持好奇而又敏锐的眼睛,将对“时事”的追寻刻入脑中,印在欣赏,并逐渐将其化为行动,久而久之便会养成关心“时事”的良好习惯。
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当越来越多的同学养成了关心“时事”的习惯后,就会形成追寻“时事”的良好氛围,这样形成良性循环,大学生整体乃至整个社会素质就会有质的提高。

所以,大学生要从自己做起,从生活的点滴做起,认识自我,认清社会,才能更好地确认自己的人生目标,透过当下思考自己和国家的未来,做一个合格的祖国接班人。

09 基础 临床一班 秦凯迪

(共701字) 阅读全文(196) | 回复(0) | 引用通告(0)

发表评论

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